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!
000
在全国政协会上,全国工商联递交的名为《我国房价为何居高不下》的大会发言称,房地产商会去年就全国9城市"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”的调查显示,在总费用支出中,流向政府的部分(即土地成本+总税收)所占比例为49.42%。其中,三个一线城市中,上海的开发项目流向政府的份额高达64.5%,北京为48.28%,广州为46.94%。
来自房地产商会的调查提供了大量数据,结论也很明确,但尚不足为凭。首先,它不够权威,因为不是统计部门发布的;其次,也不够全面,还只是房地产商自说自话。对此份报告,来自政府方面的反馈不多,只有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市市长韩正日前回答中青报记者提问时说,不知全国工商联的数据怎么来的,肯定有误。不过,他没有透露自己掌握的数据。也许上海的数据确实没有那么高,但到底是多少呢?人们盼着能有下文。
如今房地产市场风险日增,房地产商们担着"为富不仁”的恶名,多少"感到委屈”。房地产商真委屈吗?他们曾经大把撒钱争当地王,数钱数到手发软,可没听说谁叫过屈。如今市场形势变了,高处不胜寒,但很难说他们不是抱着暴利在哭穷。既然当年敢高价吃进土地,今日就该为自己的经营失误担责。王石说,暴利很容易让人狂热,当一个行业赚钱太容易,这个行业离灾难也就不远了。
不过,这份报告虽不无卸责之嫌,但"政府的土地款、税费占了住房开发成本的很大一块”也并非是今天才发现的问题——"卖地生财”的土地财政相当程度上导致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过热。由于财政体制在事权与财权搭配上的不合理,地方政府因"钱少事多”而对房地产等创利大户,对土地出让金等税费收入高度依赖,多少也有些无奈。
无论如何,房地产商公开站出来澄清地产高价的成本组成是有意义的,起码表明了探明真相的愿望。2005年,福州率先公布房价成本的行为曾遭到开发商一致的抵制;相形之下,进步真是相当明显。房地产商们如此这般,政府所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,更没有必要遮遮掩掩。把政府在房地产开发成本中的"所得”搞清楚并公之于众,不但有助于取信于民,也许还能证伪——真相总是越辩越明。
如果开发商和地方政府能把房价的成本说清楚,开发商赚得合情合理,老百姓钱掏得心甘情愿,政府行为既公正又透明,并由此把房价稳定到合理水平,促进百姓安居乐业,使房地产行业
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