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!
000
从传统百货到大型超市,到今天风起云涌的购物中心,短短十几年时间,中国的商业地产发展经历了三轮质的飞跃。
如同几年前百货商店发展的高峰期一样,当前购物中心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,商业建筑的体量和容积不断扩大,商品的品类不断增加,功能的组合不断完备,不仅是在上海、北京等零售市场庞大的城市,甚至在一些二线城市,建购物中心都成为一种趋势。
但是,在繁荣发展的背后,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弊端,同质化的现象开始显现。许多新开的大规模购物中心却并没有如预期那样做起来,而是惨淡经营,成为失败的教训。
如何在提供商业消费的同时打出文化牌,突出购物中心的特色,避免陷入同质化的经营怪圈?这肯定是一个难题。
有文化才有生命力
上海社会科学院商业研究中心主任朱连庆
严格来说,一个真正好的购物中心,应该是文化娱乐消费带动百货餐饮消费。目前来看,大家对购物中心的理解还不到位。很多开发商认为所谓Mall,就是十来万平方米的体量,引进一两个主力店、百货或者卖场,再引进一家院线,然后招一些餐饮业态,就构成一个Mall了。其实这些还远远不够。一个真正的Mall,其中休闲和文化娱乐的比重是很大的。
购物中心要有自己的个性化、差异化,从建筑形态、规划特点、营销主题、商品结构,都要有自己的特点,不要造出千篇一律的购物中心。要有针对性,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,比如针对年轻人的,就要很时尚,商品也要换得快一点。如果是开在居民区,满足一般家庭的需求,档次就不要太高,商品要齐全,业态要齐全。Mall在不同的地区,会有不同的特点,走差异化的路线,一个Mall的经营方式、商品结构,都可以有自己的特点,这样的话,上海,长三角各城市,甚至全国各地方的Mall,就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。
从开发商角度来考虑,购物中心要做出自己的特色,最好的形式就是融入文化,适应周边的环境。充分利用先天资源,根据历史、文化、周边环境、功能特点、所在的区位、建筑特色等,来设计Mall的主题。云南那边的酒吧街为什么有名,就是主打文化体验牌,融入当地生活、体验少数民族风俗,达到现代生活方式和民俗的结合。国外这样的案例也有
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