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绍兴写字楼网!
000
使用快的、嘀嘀打车软件的人都知道,高峰时加点小费更容易打到车。但从今天零时起,这个做法在杭州行不通了。昨天记者从杭州市物价局获悉,从今天零时起,这两款打车软件在杭州取消"愿付(给)小费”功能,软件中的加费页面将不再显示。
事件:"快的”、"嘀嘀”取消在杭加价功能
自从"快的”、"嘀嘀”因贴身肉搏进入公众视线后,对这两大打车软件的争议也就一直没有停止过。
这是因为打车软件在给部分乘客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给出租车运营市场带来很多问题。除了带来行车安全隐患外,还造成一部分出租车司机拒载、选客,致使一些老年人等不用打车软件的人打不到出租车。
尤其打车软件带有的"愿付(给)小费”功能,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租车公平、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。这种变相的加价功能,并不符合《杭州市出租车管理条例》的明文规定。《条例》规定,"出租汽车经营者必须执行物价管理部门核定的统一收费标准,使用经税务机关监制的统一票据,不得擅自提价、改变收费方法或印制票据。”
针对这个问题,市物价部门前期开展了大量的市场调查和研究,详细了解打车软件功能及运营的有关情况,并及时向国家和省物价部门进行汇报。市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还
约请"快的”、"嘀嘀”两个软件公司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价格协调会,要求软件公司按照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,严格执行我市出租车价格政策,共同维护出租车市场价格秩序。
价格协调会上,"快的”、"嘀嘀”两大出租车软件负责人认为,目前运营的打车软件在经过与市场的一段时间磨合后,也发现该软件存在与出租车运价管理的政策不相符,表示愿意配合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抓好出租车营运市场的价格管理。
他们向市物价部门承诺,为认真执行出租车价格政策,维护杭州良好的出租车市场秩序,从3月8日零时起,在杭州市取消"愿付(给)小费呼车”功能。
专家:应在相应的市场规范下提供公平服务
这一功能的取消,消费者的反应如何,还有待于市场检验。
但此前马云就"快的”、"嘀嘀”烧钱之战发表过一个观点,"市场竞争的原则是要让市场受惠,让用户受益。不怕烧钱,更不怕竞争,但最怕伤害用户的利益,特别是老人孩子的利益。”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教授也认同此观点。他说,这两大打车软件在方便一部分人的同时,也伤及另一部分人的利益,尤其是出租车这种带有城市公共服务性质的行业,要市场竞争,但更要公正秩序,要在相应的市场规范中提供公平的服务。
昨天,记者致电"快的”软件相关负责人。该负责人表示,关于消费者对取消"加费”功能的反馈,公司会做好意见收集反馈,同时配合政府部门规范打车软件市场的方向不会变。
延伸:打车软件行业正在迈向规范之路
事实上,除了杭州以外,很多城市对打车软件大战引发的"拒载”、"加价打车”、"打车难”等乱象,已经给予关注,并积极加以引导和规范。
如北京规定,出租车每车每人只允许装一个手机叫车终端;
青岛、成都等城市,禁止行车中使用打车软件;
南昌拟利用968968电召平台开发由政府引导的打车软件;
上海自3月1日起暂行早晚高峰时段出租汽车禁用"打车软件”约车的措施,并成功纳管"嘀嘀打车”"快的打车”两大打车软件,两家打车软件将在3月陆续与强生、大众、锦江、海博四家公司的调度平台完成技术对接。
此次两大打车软件在杭州取消加价功能,预示打车软件向规范的市场竞争又迈进一步。
"我们正
配合各地政府,不断改进和完善'快的’在各地的服务功能,”"快的”软件的相关负责人说,"但我们更希望国家能出台关于打车软件的行业指导性意见。”
值得期待的是,全国人大代表、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,在今年两会期间就打车软件问题向媒体表示,"对手机召车软件,我们总体上是支持和鼓励发展的,但对存在的问题要逐步调整和规范。”下一步,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,加快研究制定规范手机召车软件发展的指导性政策,不仅支持鼓励手机召车软件的使用推广,并且规范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。
编辑: